9月24日,法国海军新闻网站刊登了H. I. 萨顿撰写的文章,表示中国将两艘超大型无人潜航器(也被称为无人潜艇),在南海某海域进行测试,并开始探索它们将带来新的水下能力。
在海军事务方面,萨顿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他曾经为众多与海事相关的出版物撰写稿件。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提出独到的见解,让其在国外海军界和军迷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中国的军事爱好者对萨顿也较为熟悉,他的许多军事类文章就曾经涉及包括潜艇等在内的中国海军现役的作战装备。本次萨顿撰写的内容涉及大型无人潜航器,给关注中国海军舰艇装备的军迷,提供了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
据国外商业卫星拍摄到已开源的图片显示,正在南海某海域进行测试的这两艘超大型的无人潜航器,船尾有X形舵,艇长40-42米,在报道中萨顿未提及具体的直径。
萨顿表示中国正在测试的无人潜航器,它们的艇长和直径所体现出来的尺寸,无疑让美国海军的“虎鲸” (Orca XLUUV)这款所谓“超大型无人水下航行器”,其实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沐浴玩具”。这个说法非常有趣,读者通过本文配图一,即可一览无余。
这两艘艇长40余米的无人潜航器,被安置在浮动船坞中,可以自行航行到海上,通过起重机吊入和吊出水面,将它们释放或收回,提高了测试时的隐蔽性。
从这两艘超大型无人潜航器,被部署在专门的浮船坞内,现在很明显它们确实就是高度人工智能化的无人驾驶的水下机动平台。所体现出来的艇长和直径,让它们能容纳8枚重型鱼雷,执行秘密反潜和反舰任务。
目前,三亚是中国海军南海舰队的大型海军基地,许多开源的商业卫星图片,已经印证停泊了航母、两栖攻击舰、万吨大驱、052D型驱逐舰和054A型护卫舰等大中型水面舰艇。
同时也拍摄到驻泊了常规动力和核动力潜艇,以及各种类型的水上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比如在九三大阅兵中,公开展示的SHU100和AJX002等。
这些具备隐蔽布放封锁、自主探测识别、集群组网攻击目标的水下“奇兵利器”,能配合现役防空驱逐舰和导弹护卫舰等水面主战舰艇,执行在中近海和大洋深处的搜潜/攻潜等作业,提高中国海军应对水下各类潜艇和无人潜航器的威胁。
总之,在南海测试的这两艘超大型的无人潜航器,大概率采用了柴油发动机,亦或者设置了大量的锂基电池,作为其高续航的驱动装置,用来执行水下秘密潜航的反舰/反潜任务。
当然,也不排除具备水下布雷的任务,这种超大型的无人潜航器,能够凭借强大的声呐等传感器以及出色的隐形性能和低噪音特征,战时能执行秘密封锁港口、码头、航道等任务。
九三大阅兵中出现的SHU100和AJX002无人潜航器,包括萨顿刚在海军新闻网站上提到艇长40余米的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倘若装备数量成规模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将逐渐蚕食常规动力和核动力潜艇这些传统潜艇的领域,用来执行高风险的水下作战任务,减少有人驾驶潜艇的战损。
将提高中国海军战时执行水下任务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未来的海战会增加无人潜艇这一重要作战装备,因此高度人工智能化的无人潜航器,它们的运用前景较为广泛,具有重大的装备价值和战略/战术意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股票开通杠杆,扬帆配资,线上配资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