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岛内又开始热闹起来,关于台军F-16V能够“碾压”歼-20的说法,简直吹上了天。有些媒体更是信誓旦旦,说F-16V上的IRST系统,已经把歼-20的隐身神话给破了,甚至机动性和载弹量都更牛。这话听着确实提气,但感觉就像是做了一场不想醒过来的美梦。
这种说法,不仅是故意看不见四代机和五代机之间那道鸿沟有多深,更是在解放军歼-35S正式亮相后,显得特别苍白。现代空战的规矩早就变了,隐身、体系、智能才是王道。这种盲目的自信,说白了,就是在军事对抗上又一次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看不见还打个啥
咱们把话说明白点,F-16V确实是个不错的升级版四代机,换了新雷达,也能挂AIM-120导弹,战斗力是不差。但它的命门在哪?它的雷达反射面积(RCS)有5平方米那么大,这是四代机的标准身材,藏不住的。
那歼-20呢?RCS大概是0.027平方米。这两个数字放一起一比,差了快一百倍。这在战场上意味着什么?很简单,歼-20的飞行员可能在400公里外,就在屏幕上看到了一个亮闪闪的目标,而F-16V的飞行员,可能还哼着小曲,觉得一切正常呢。
等到歼-20不慌不忙地,在对方雷达的静默区里发射一枚射程超过180公里的霹雳-15,所谓的“先敌发现、先敌摧毁”,就不再是口号了,而是要命的现实。至于台媒猛吹的IRST系统,是能靠红外信号索敌,但别忘了,现代隐身战机早就不是一块烧红的铁了。
人家有智能温控和吸波涂层,把自身的热信号压得死死的。在超视距空战决定一切的今天,雷达隐身才是那张决定生死的底牌。
人家打的是群架
更要命的是,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两架飞机空中“斗狗”的老电影情节里。可歼-20从诞生那天起,就不是为了当一个单挑的武林高手,它是整个作战体系里最锋利的那把尖刀。
歼-20在战场上更像一个幽灵刺客,它身边还有当“导弹卡车”的歼-16,头顶上还有当“指挥中心”的空警-500预警机。这哥仨凑一块,就是一个高效又致命的打击组合。
歼-20负责悄悄地“踹门”,撕开对方的防空网,歼-16就在后面提供海量的火力。前阵子亮相的双座版歼-20S,更是把玩法提升到了新次元。后座的哥们儿专门指挥无人机小弟们去侦察、去干扰,甚至去送炸弹。
这种打法,完全颠覆了传统空战的逻辑。在这样的体系对抗里,F-16V就算连上了数据链,它那个不隐身的设计也像黑夜里点了个大灯笼,必然是人家第一个要拔掉的眼中钉。
双隐身才是王炸
指望区区141架F-16V来对抗解放军的空中力量,这本身就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解放军已经服役的歼-20数量早就超过200架了,而且生产线还在开足马力,跟下饺子似的。
而让所有质疑声彻底安静的,毫无疑问是歼-35S的官宣。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双隐身战机时代”。歼-35作为一款中型机,隐身性能不输歼-20,但成本更低,可以大批量地装备。
这么一来,歼-20和歼-35就形成了完美的“高低搭配”。歼-20去执行最关键的制空任务,当那个一锤定音的角色;数量更多的歼-35则可以灵活地执行各种打击任务,让对手防不胜防。
这种“我能看见你,你看不见我”的能力,在面对四代机时,几乎就是开着全图挂在打,所谓的F-16V速度快点,在整个作战网络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结语
说到底,对F-16V的吹嘘,本质上是一种脱离现实的自我安慰。他们好像忘了,现代战争,最先打的是什么。当解放军火箭军的东风系列导弹在冲突一开始,就把岛上的机场跑道变成一片废墟时,F-16V可能连起飞的机会都没有,还谈什么跟歼-20一较高下?
就算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大方地愿意出售F-35B,它那点短距起降的本事,在饱和打击面前又能有多少生存空间?因为这早就不再是平台对平台的对抗了,而是作战体系对作战体系的降维打击。台海的天空到底谁说了算,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战机对比,变成了一场综合国力的较量。从涡扇-15发动机的成功,到歼-20S指挥无人机群,中国航空工业的每一步,都在重新定义游戏规则。如果还沉醉在“F-16V神话”里,那真的和掩耳盗铃没什么区别了。因为真正的实力,从来不是靠嘴喊出来的。
股票开通杠杆,扬帆配资,线上配资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