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a巨额砸钱搞AI,扎克伯格财富暴跌后,我们该如何看?
这几天投资圈几乎达成一个共识,Meta花钱太狠了,也许节奏真的猛到让人害怕,扎克伯格的财富暴跌,就是因为“资本支出”过大,我认为,这背后还有更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为什么?先捋一捋资金逻辑,比起利益,企业更怕信心崩了,尤其是大公司,资本市场眼里,钱不是万能,钱也经常惹祸,同样的钱砸到不同行业,甚至同样的钱投入不同阶段,对企业价值评价截然不同。
比如这一次,Meta第三季度财报刚公布,营收确实涨了,达到了26%的增幅,而且超了市场预期,但是支出一下子暴增32%,尤其资本支出要冲到720亿美元,创纪录,而且还要继续加码到2026年。
扎克伯格的赌注有多大?他准备发债券,融资300亿美元,不但用来搞人工智能,还要建设数据中心,甚至元宇宙也没放弃,这些钱投下去,短期利润很难出来,华尔街冷静下来一算,股价顿时大跌11%,导致一天的财富蒸发292亿美元,这可是历史第四大单日亏损。
其实华尔街分析师直接下调了Meta评级,不是因为不认可AI,而是因为年年砸钱,却看不到回报,这时候,市场信心就容易摇摆了,资本选择转向更能赚钱的公司,这就像是,一个班里老师发奖金,左边那位成绩最好,右边那位努力最多,但钱要分给最能见成果的人。
为什么亚马逊和谷歌股价狂涨?其实也是资本支出的故事,不过人家的资金用得漂亮,比如亚马逊,云计算部门AWS今年爆发,投资者信心跟着飙升,从4月到现在,股价嗖嗖涨了30%,AWS搞定了Anthropic等AI明星初创,市场认可度直线上升。
再看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营收超过预期,云计算和AI业务也是强劲增长,股价同步上涨2.5%,这不是因为他们花的钱更多,而是钱“花得值”,收入和利润都能马上拉出来。
对比之下,Meta的钱花得可能太“有理想”了,可是市场只认现实,尤其当竞争对手已经在AI广告领域抢先盈利,所以投资人反而担心,Meta是不是把摊子铺太大,哪怕技术本身很强,但财务状况已经过度扩张,如果钱都压在未来,这期间一旦市场风向变了,公司风险就会飙升。
这里可以引入另一个铁血案例,2019年,Uber投资自动驾驶,砸下数十亿美元,刚开始市场全是期待,结果连续亏损,关键业务迟迟不赚钱,Uber不得不裁员和出售自动驾驶资产,市场信心直接崩塌,股价也跟着暴跌,这也是资本支出失控的典型。
有人觉得,Meta这种重金投入AI,是不是一定错了?其实也未必,微软过去两年加速投资OpenAI,几十亿美元资金砸下去,结果GPT-4一上市,Bing流量大涨,“Copilot”订阅转化率领先同行,市值一路飙升,这说明,关键还是要让资本看见回报。
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资本支出本身不是毒药,但如何平衡风险和创新,怎么让市场相信,钱不是烧掉,而是真正能带来价值,是每家大公司必须回答的问题。
比如苹果,在研发上向来低调,但资本支出一直保持稳定,每次新品上新,用户能直观感受到变化,无论风口怎么转,估值都相对坚挺,这种“慢投入,快反馈”的思路,值得所有巨头参考。
接着说数据,2023年全球科技巨头(前十公司)资本支出总额高达2800亿美元,其中AI和数据中心投入占比超过50%,但与此仅有一半公司收入和利润同步提升,这说明资本支出如果不精准,反而可能被市场反噬。
扎克伯格这次排名骤降,不仅仅是个人财富波动,更是资本市场对“未来愿景”和“当下盈利”之间的再次权衡,从贝索斯到库克、马斯克,无一不在这条线索上左右腾挪,谁能把“烧钱”和“赚钱”节奏踩得最稳,谁就能一直在榜顶笑傲江湖。
综上,不管扎克伯格还是Meta,巨额投资AI,确实豪迈,资本市场反应也够直接,策略能不能打动股东,支出什么时候转化为新收入,这才是关键,想富得长久,不能光靠理想,要让钱,变成现实业绩。
最后,转一圈问大家,企业是该大胆烧钱抢未来,还是该稳扎稳打等成果出来再加码?对于市场信心的把握,到底该更加激进,还是保持克制?这会不会直接影响下一轮科技巨头的赢家,还有,你怎么看?
股票开通杠杆,扬帆配资,线上配资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